无纺布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纺织工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速仅为7%,低于全国GDP增速,但包括非织造布在内的产业用纺织品却以11.7%的增速引领纺织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非织造布产业的快速成长受益于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和行业的科技进步。2014年我国非织造布的产量达到436万吨,同比增长12.2%,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3.73%和6.28%,行业利润率6.06%,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2%,对外出口额增长17.2%,这些指标体现了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医疗卫生是非织造布的重要应用领域。我国是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生产大国,产品覆盖妇女卫生用品、婴儿尿裤、成人失禁用品和湿巾等,其中妇女卫生用品的市场渗透率超过90%,已是非常成熟的应用;婴儿尿裤的市场渗透率在50%左右,今后还将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成人失禁用品则处于市场启动阶段,规模较小,增速可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未来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我国上述三类产品2014年的出口额已超过15亿美元,仅次于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
我国已成为世界医用非织造布产品的生产大国,一次性防护用纺织品主要以为国外品牌商贴牌加工为主,在国际价值链体系中处于比较低端的位置。2014年我国这部分产品的出口达10.5亿美元,增长8.53%,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产业链分析
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用于无纺布生产的三大纤维为粘胶纤维(占总数的8%)、聚酯(占总数的23%)和聚丙烯(占总数的63%),剩余2%为丙烯酸纤维、1.5%为聚酰胺、3%为其他纤维。三大纤维的产量、质量、价格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无纺布的产量、价格和质量等各方面。
无纺布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具有防水、透气、柔韧、无毒、无刺激、可降解、可折叠、手感柔软、耐磨、颜色丰富多彩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农业、家用装饰、工业、军用、汽车行业、学校、办公用品、卫生保健、休闲、旅行、服装、土工布、居家用、个人卫生用品、建筑业等行业。下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无纺布的需求,进而影响无纺布的产量和价格。
风险识别
1.成本及原材料购入环节风险点。由于无纺布行业毛利率不断压缩,就要求企业压缩成本,因此在成本环节根据行业特点将会产生风险点如下:
(1)成本结转环节。该行业因其他中小企业多,存在着虚增成本和费用,偷逃所得税的风险。往往通过多转“原材料”至“生产成本”,同时降低原材料库存金额,多转成本至“产成品”,在实现销售时就多计了产品成本,从而少缴了所得税。再如,将不属于成本列支范围的项目列入成本;虚增人员工资;虚增折旧等等。
(2)材料采购环节。无纺布企业原材料购入大多数通过商贸企业,因为在原料市场中多为大型石化企业,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通过商业流通企业实现销售。作为大多数中小型无纺布企业,在原材料购进环节少则经过一二道流通环节,多则可能通过七八道流通环节。商贸企业经营比较灵活,这给无纺布生产企业原材料购进环节带来很大的涉税风险。例如,商贸企业在开票给生产企业过程中,虚开增值税发票,让生产企业多抵进项,多计成本,达到少缴或不缴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目的。
2.销售收入环节风险点。无纺布产品品种众多,运用广泛,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有些产品的销售对象可能不一定需要发票。购买方没有主动索取发票的利益驱动,这样会导致销售不计收入的情况,偷逃增值税和所得税。另外,该行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边角料。有些边角料无法再利用,但有些边角料经过挑选、整理还可以转卖给其他企业利用,这部分收入很可能被忽视而不计入收入总额中。
3.期间费用风险点。无纺布行业多为私营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和条件原因,企业的内控制度不是非常完善,特别是对一些费用的审核,缺乏一定的审核程序,私企往往是所有者就是经营者,通常会认为企业是自己所有,那所有费用不管与生产经营有无关系,不管是否取得合法凭证都在企业费用中列支,这样就增加了期间费用环节的涉税风险。
4.运作模式风险点。由于该行业的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频率比较快,而且该行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运作模式比较灵活,该行业有一部分企业为“工贸一体”企业,企业既生产产品又销售材料,这样虽然使企业能够有效的规避经营风险,但这为企业瞒报收入,虚增成本提供了便利,增大了涉税风险。
风险应对
1、投入产出法分析
采用投入产出法,对原材料投入产出等相关评估指标进行测算,通过对各评估指标的深入分析和关联性分析,抓住产出量这根主线,核实成本及收入等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从而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程度做出定量的判断。该法主要适用于财务核算比较规范的企业。
2、报表分析法
根据专项评估的情况,对于无纺布生产企业可重点审核其往来账户和存货情况。
根据账外销售惯用做法,重点分析“其他应收(付)款”项目频繁发生的企业,与企业正常的“应收(付)账款”发生额进行比较,如期间内前者发生额大于后者,或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后者,则说明其账外销售的可能性较大,可能运用其他指标作进一步分析测算。
如原材料、收入两头不入账,有账外循环嫌疑的,可通过第三方信息,运用“电费支出环比数与销售收入环比数配比分析”,重点运用能耗测算法和设备生产能力法,测算产品产量。可参考同行业同规模的财务制度比较规范的企业的评估指标参数,对比其主要品种产品的产出量,与账面完工产量对比,必要时对企业的库存进行盘点,对其账实不符的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判断。该法主要适用于财务制度不规范的企业。
Copyright ©2024 亿百媒会展(上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3004811号-7 公安机关备案号:31010102004374 隐私政策